2025年4月11日——韶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袁辉勇、彭剑主任一行到访粤嵌科技广州科学城总部,双方围绕物联网专业建设、实习实训体系优化及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共商高素质工程人才培养新路径,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强联合,共探“新工科+产业”育人模式
韶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作为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以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致力于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学生斩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23项,科研创新能力与实验实践条件优势显著。此次访问旨在通过校企协同,进一步优化物联网、计算机科学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产业适配性。
校方团队参观了粤嵌科技政企合作成果展区、产教融合模式示范区及AIoT智能研发成果展厅,深入了解企业在物联网、智能控制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与教育行业赋能实践。粤嵌科技研发副总监谭蔼峰重点介绍了公司在5G工业互联网、智能终端开发等领域的解决方案,为校企共建“全场景沉浸式”教学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二、聚焦痛点,共商课程优化与实训创新
座谈会上,双方就物联网专业建设展开务实讨论。粤嵌科技李总提出:“产业学院全程参与、核心课程共建、课程标准联合修订是深化合作的三大路径。企业将开放智能控制、边缘计算等真实项目库,助力学生从理论学习向工程应用无缝衔接。”
针对课程设置优化,双方达成以下共识:
硬件课程:压缩传统51单片机基础课时,增设行业主流操作系统(如RT-Thread、FreeRTOS)及智能控制技术课程,提升实践环节效率。
软件课程:强化C/C++编程能力培养,以QT框架为载体引入项目驱动教学,增强学生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能力。
实验室建设:计划扩充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控制等实验模块,打造“软硬协同”的实践平台,适配产业技术迭代需求
三、共建实习生态,赋能学生职业发展
粤嵌科技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依托其60余亩产业园实习基地,为韶关学院学生提供集中实习机会。基地将配备企业工程师全程指导,涵盖项目开发、职业规划等模块,实现“学习-实践-就业”闭环培养。
韶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袁辉勇表示:“学院将积极推动一流专业申报,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将产业需求深度融入教学。例如,通过‘全场景沉浸’教学模式,结合粤嵌真实项目资源,培育兼具创新能力与工程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四、长效合作,共绘产教融合新蓝图
双方明确下一步合作方向:
共建产业学院:探索“企业承接核心课程+学校主导基础教学”的混合式培养模式;
师资互培:定期开展企业专家入校授课、教师技术转化能力培训;
科研协同:联合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推动智能感知、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转化。
此次交流为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奠定基础。未来,粤嵌科技与韶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将携手构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服务”生态链,为区域数字经济与教育现代化升级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