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中国者得天下,这是一些跨国公司对当今全球化市场看似极端的断言。在机床工具行业,已开拓中国市场十年之久的机床巨头们已切身体会到了中国市场地位的急剧上升。如果说从前跨国公司只是抱着试探的心理进入中国市场,如今的在华业务已摇身变成集团全球市场矩阵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中国机床制造业家中外合资高新技术企业,北京阿奇夏米尔在中国已走过了10年的历程。同样在中国市场打摸滚爬10余载的还有DMG、哈挺、沙迪克、斯来福临、山高、西门子、发那克、发格等国际机床巨头。他们在中国市场斩获颇丰,为了巩固成果,其中大部分已在中国本土设厂或准备设厂。10年前,由于对于中国市场不熟悉以及考虑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政治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所以大多外资机床企业选择了以办事处的方式进入中国机床市场。而他们的主要任务也是对中国市场、政府公关以及对相关政策的熟悉。在这期间,他们差不多完成了销售及服务网络的市场布局,在中国建立了众多的技术服务中心和备件库,为用户设备正常运转提供后勤保障。 但在今天,逾半数的跨国公司认为中国在公司全球业务中扮演的角色是全球的出口基地或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中国作为世界机床的消费市场,跨国公司在中国业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集团下一季度的财报。在中国的公司所要做的不仅仅是从事具体的业务,还要加强与总部的联系,与全球各部门的配合,将中国融入到全球战略的布局中。 而投资建厂,进行本地化生产制造则是许多外资机床厂商共同的选择。 不可否认,降低成本是所有实行本地化制造企业要考虑的事,因为随着各大机床外资品牌的加入,对各外资企业而言,竞争格局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市场竞争对手已由国有大型机床企业拓展到全球知名的企业,品牌、质量优势已不再是手中必胜的,价格的较量也由此引发。然而在目前阶段更多的国际知名机床企业认为,他们把生产放在中国首要目的并不仅是降低成本,而是看中了中国市场,为中国广大的消费者提供本地化的采购和服务,实现更短的交货期、更便捷的服务。 哈挺(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静娟说,哈挺(中国)位于上海康桥工厂的建成,不仅增强了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由于实行了人民币销售,为那些没有外贸进口权的公司提供了方便。 而将本土化进行的较为彻底的自然要数西门子,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的设立是专为开发和制造完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产品。据称,该公司是西门子在德国之外惟一的一个CNC系统研发制造基地。 西门子前任总裁冯必乐说,如果你在一个国家做生意,那么你只是一位客人;如果你在一个国家做生意并在这个国家生产产品和雇用本地人,那么你就是一位朋友;如果你在一个国家做生意、生产产品、培训人员并且进行研发,那么你就是该国的一位好公民。西门子希望成为中国的企业公民,而中国企业要想国际化,也必须成为所在国家的的企业公民。 这一点,张静娟感受颇深。她认为,在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就必须解决营销手段的“适应性”,这其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市场消费文化的了解和把握。因为跨国公司在其他方面已经非常成熟,比如制度和技术,但对中国的理解你还要能够跟当地的消费者进行沟通,能够用一种他们能够接受的语言、方式、情感来进行沟通,融入到本土文化中去。 西门子公司的员工认为,中国的文化背景、人文环境、消费习惯、使用习惯以及观念已经形成独特的消费文化,外资企业如果要扩大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必然要对这个市场的需求做出本土化的反应,为中国这个市场原创地开发出产品。从公司的角度来讲,本土化是产品、服务和品牌都要适合本地消费者的需求。跨国公司必定要在这里研发这个市场的产品,而不是在国外总部研发适合中国的产品,这样逐步形成的技术能力就会发挥作用。 正是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所以正当国内企业热衷于把名字起得洋气一点时,国际跨国巨头们却开始了品牌营销的本土化。一如可口可乐在中国创立“醒目”彻底中国化的新品牌一样,在刀具行业,山高就曾将“Minimaster”系列产品以本土化的“小魔王”命名,山特维克也用过“金箭钻”和“金钢铣”来加强效果。此外,伊斯卡的“霸王刀”、瓦尔特的“老虎刀”以及大昭和的“美夹”都能看到这些跨国公司为了贴近中国市场的良苦用心。 国际化的本土化 各大品牌企业在中国公司的成立,预示着大规模投资和快速发展阶段的开始。这些企业要想市场份额大幅攀升,成为行业老大需要解决的是降低成本、生产制造、采购、研发以及与全球资源链接的问题。
从封疆大吏到市场重心
故事的情节几乎如出一辙:公司全球董事长CEO莅临中国,感受到了巨大变化,接着,亚太区或者大中国区总部受命迁到中国的北京或上海,而后投资建厂为公司在中国的后继大发展做准备。
所有的变化是伴随着中国机床市场地位的急剧提高而发生的,2004年世界机床产值的1/5是由中国市场消费的,而这数字仍有继续攀升的可能。如果说过去的中国办事处是一个“封疆大吏”,那么现在已变成集团全球市场矩阵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在DMG CIMT2005新闻发布会上,DMG宣布其亚洲区总部已经从新加坡迁至上海。经过20年的耕耘和发展,在中国高端机床市场,DMG已经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这次DMG亚洲区总部的迁址,是吉特迈集团履行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的承诺,也是吉特迈集团为谋求在中国更大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
2005年4月12日,阿奇夏米尔集团总裁Krebser博士在庆祝北京阿奇夏米尔工业电子有限公司新厂房落成典礼时表示,这将成为阿奇夏米尔集团的一个里程碑,他没有强调中国两字。在他看来,这家新厂房的开业,事实上意味着整个阿奇夏米尔集团的成功。
本地制造端倪初现
在新一轮市场抢夺战中,外资企业纷纷对中国市场采取了增资建厂的做法。2005年1月18日,哈挺在上海的新工厂落成;
4月12日,阿奇夏米尔新厂房投入使用;5月26日,斯来福临将在上海举行其位于太仓工厂的开业典礼……
在中国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只有投身其中才能使我们与竞争对手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记者与众多外资企业交流中获悉,为了在日益激烈的机床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在中国本土市场投资建厂已是许多国外公司的选择。
早在2003年1月便在上海设立工厂的DMG,2004年在中国市场上销售机床的数量已达250余台,预计2005年产销量能够达到300台,其中也有出口到其他国家的产品。DMG亚洲区CEO Dr.Schmidt先生说,DMG要将在中国上海生产的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这在2年以前还是不可想象的。当时有人对他说,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是不可能销售到其他国家的。但2年后的今天,DMG(中国)做到了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
融入中国
中国真正的机床市场在哪里?这是令不少外资企业头疼的问题。他们都知道中国市场很大,可是又很难发现单个的用户。在他们看来,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文化悠久且数千年传承,在经济、法律、金融等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和不尽完善。欧美西方国家的那些历经上百年的积累、沉淀的企业经营策略、管理机制中所强调的规范以及按预设模型进行工作的方法运用到中国市场却不一定好使,中国的市场需要适合中国消费特点的产品和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更多讲求的是在摸索中创新。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没有为了本土化而本土化,其本土化的目的在于支撑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更多有远见的外商把这一举措看作是公司全球战略的一部分,从全球到中国,再由中国支持全球,将中国融入全球战略的布局中。
美国哈挺公司的CEO Pat Ervin认为,上海新工厂的设立不仅是公司产品本地化的开始,同时也承担着建立和培养哈挺供应链的重任。和其他机床制造企业一样,哈挺把在中国的投资作为公司5年内的首要目标。同时,新工厂的另一职责是建立一支全球性的采购队伍,成为中国和亚洲地区更大的供货商。
界人士认为,失败的跨国公司无非是两种类型:一是拒绝本土化,另一是过度本土化,而后者更值得注意。当跨国公司本土化发展到所有模式和做法与中国公司一样,实际上就丧失了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形象。而关键在于中国只是一个地区市场,这里的成功与全球整体的战略必须一致。
国际机床巨头在中国的下一个支点
更新时间: 2006-01-04 19:15:14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