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yueqian
18529173453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中国电子报常林枫发布中国等离子电视白皮书

更新时间: 2006-06-29 17:05:53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409

       由中国视像协会,赛诺市场研究公司、中国电子报三方主办,主题为“等离子,高清时代的机遇和挑战——2006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与技术趋势论坛”,于2006年6月29日在北京京瑞温泉国际酒店召开,汇集业界各大厂商,整合上下游资源,邀请权威产业机构,共同研讨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与技术趋势发展。TOM科技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

 

图为中国电子报常林枫发布中国等离子电视白皮书。

以下是发言实录:

       各位嘉宾、各位参会代表,以及我们各位媒体同行们、主持人,下午好!刚才主持人已经说了,今天这个论坛有两大板块,一个是专家研讨,另外一个是发布《2006年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白皮书》,下面的时间由我代表本次会议主办方就本次《白皮书》的背景、内容向各位进行一个简短地汇报和介绍,今天的内容相对于广大媒体来说会有比较重要的新闻价值,因为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平板行业内的声音,就是等离子、液晶大家怎样相处、怎么样发展一直有很多疑惑,这个《白皮书》希望能给广大媒体行业有一个清晰的交代,首先部分我要谈一谈三方联合推出白皮书的一个背景。我们这次本白皮书的主旨就是要解读电视多元化这个主体特征,纵观电视发展的整个历程各个阶段都有鲜明的特征,此消彼长,渐渐消退,但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内,各种产品的多元化格局不会改变,现阶段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卫线电视以及其他新型电视各有千秋,扮演着不可或却的重要角色,其中以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为代表的平板电视将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彩电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在大屏幕产业时代,两者均衡发展是其主要特征。需要强调的是,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在中国大屏幕电视市场的均衡发展态势不会因为刚刚颁布的中国高清电视标准出台而有所改变。但是,遗憾的是目前业内流传的液晶电视独大、等离子电视弱势化的论调显得不合时宜,为此,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中国电子报以及赛诺公司达成共识,三方携手,采用白皮书的形式从行业主管部门、权威媒体、以及专门市场调查公司的立场出发,客观、准确地分析现阶段中国彩电,尤其是平板电视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问题,来帮助全行业树立健康、政府的发展方向。刚才我们强调了,彩电行业的新老交替是符合技术规律,白皮书倡导的是尊重事实、明辨是非的精神,谁也不能否认彩电在市场的发展方向,由于液晶电视的一枝独秀,尽管目前一直看好平板电视,但是危险电视在大屏幕市场也有一定生存空间,同时对企业来说多元化的产品也意味着规避风险以及利润来源的多元化,面对消费者来说,各种彩电并存意味着选择的多样性,所以这种多元化的思想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有好处的,要强调的是三方共同推出的白皮书是一个概念,本次发布的的2006年中国电子等离子市场白皮书,此书属于本系列板块,双方还将在适当实际针对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发布相关白皮书,终完成对彩电发展多元化的阐述。

       我在讲话中第二个部分主要是简单地介绍一下本白皮书的框架,我们这次等离子白皮书包括五大章节,部分是综述篇,等离子电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全球范围内由等离子电视主导的发展格局,在中国市场却呈现出不太正常的发展态势,这种态势就是液晶电视高度增长,等离子面临严重威胁,中国平板彩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调查表明,出现如此反差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舆论不客观的宣传,以及某些厂商完全偏向液晶电视的市场推广倾向,使广大消费者对等离子电视的失去了客观认知,直接或间接左右了消费者的购买趋向。二是前一阶段由于液晶电视价格大幅下调逐步向等离子电视价格逼近,使二者竞争日趋激烈。

       但放眼全球市场,等离子的困境只是发生在中国市场的特例,从全球市场来看,等离子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朗,格局与中国市场迥异,在全球大屏幕电视市场上,等离子电视牢牢咱占据了优势。

       虽然目前来看液晶电视的市场前景更好,但任何市场、厂商、消费者的一边倒,都可能导致产品的严重同质化,紧随而来的是激烈的价格战。也许当下等离子处境比较困难,但以后的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在国内大多数彩电厂家跟风似的放弃等离子之时,如果能继续跟进,虽然短期内会比较困难,但危机过后,即可在以后的竞争中占优。因此国内厂商应该健康、平衡地发展等离子、液晶两种产品。从这个角度制定策略。那么等离子面临哪些机遇呢?本白皮书认为,未来等离子电视的机遇将是高清和大屏,需求迅速增长以及我国高清标准即将实行的情况下,大屏将是大势所趋,此外,对等离子产品还将技术革新。毕竟PDP的讲价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对于当下市场而言,42英寸仍然是比较大的市场,比较低端的产品,以价格优势向三四级市场延伸,而50英寸可以作为第二市场要拉近和42英寸的价差,继续保持优势,使这一市场继续扩大,那么等离子电视的另一机遇表现为商用市场继续增长。据赛诺统计,2006年的销量将达到10万台,而未来数年内,商用等离子市场也会因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来无限升级。在餐饮、娱乐等方面带来大的需求。那么,我们白皮书的第二部分主题是市场篇,2006年中国等离子电视经过传统淡季之后,在四、五月份得到较大增长,6月份得益于谁“世界杯”的热潮,使臣仍有不错的反映,上半年等离子电视市场总销量预估可达到40万台,2006恩年上半年,等离子电视市场依然占39%的比重,于2005年下半年向,同时受到了大屏幕液晶电视的挑战和冲击,随着价格的降低和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增高,大屏在未来保持高速增长,放眼全球市场,等离子电视依然占据强势地位,1至6月份的市场比重为47%,而液晶比重为17%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比重上升至26%。从尺寸结构来看,2006年季度全球市场50英寸出口量为53万台,市场份额15%,而中国市场这一份额不到5%,销量占全球的3%,全球市场的出口量为26.5万台,比重高达56%而中国市场的份额仅为22%,全球市场高规格比重远高于中国市场,也代表中国市场高规格产品有着较大的空间。同时,全球市场50英寸的均价只有3000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不到2万五千元,而中国价格高处14%之多。因此,要想有更大的空间,价格下条也是必由之路,那么百快数的第三部分是技术篇,综合技术占优,成为等离子发展的关键。这两年内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似乎等离子电视属于落后技术,远不及液晶电视先进,本白皮书从11多个主要参数来衡量和对比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技术差异,不难发现各有千秋,等离子电视甚至还占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从一位电视观看者的角度来说,终要得是电视画面和效果,而画面质量由各个参数综合形成,如视角、相应时间,并非一两个因素有益将被称为先进,而要看相关参数的标准。而高清电视的标准也是完全一样的。在未来几年时间,等离子电视将通过面板结构改进、优化,不断改进物理分辨率,分值亮度,亮耗,相对弱势的参数,同时,等离子的制造成本也会持续降低以及随着滤光经的经的逐步薄膜化,对液晶电视固有优势。白皮书的第四部分是上游篇,面板扩产折射等离子前景广阔,相比等离子的需求,全球跟不上节拍,在这种背景下,近日,松下、三星、LG等、日立厂商纷纷发表宣言,等离子电视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论新的发展高潮,其实虽然等离子电视在中国市场表现一般,但在全球市场表现依然非常枪眼,并由此导致等离子电视供不应求,才出现了三星、松下、LG,纷纷选择大规模破产,此次破产之后,全球等离子将达到1290万台,而据保守估计,受等离子面板价格的下降,等离子整机的价格有望在一年内降15%左右。以目前42英寸的等离子跌破万源考虑,2007年42英寸的等离子的平均价格有望降到8000原以内,这一价位相对液晶仍据竞争优势。对等离子的冲击比较大,更有甚者,高清是50英寸以下难以跨越的门槛,而事实上这种理解是错误的,50英寸已经普遍能够达到清晰度。从技术角度讲已经完全符合中国高清标准要求。至于主流的42英寸产品,日韩厂商也在加快开发面板以满足要求。估计一年内便可投产。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清面板一旦形成规模,其价格也将大幅下滑。相对液晶电视迩言,等离子电视应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此次颁布的高清标准对等离子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升级的动力。

       白皮书的第五部分是未来篇,主题是中国彩电市场将呈现多元化格局,近期液晶电视暴光率非常高。无论是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媒体还是商家,几乎众口一词,似乎是市场上只有一种液晶存在,其他电视逐渐消亡,不可否认,液晶电视的确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不能因为他的早熟增长就忽略了其他电视发展的存在。中国目前的大屏幕市场已经形成三大特征:一是各类电视产品中,CRT电视老大的地位难以突破,同时CRT背投、等共同组成中国现有市场。等离子和液晶电视各有所长,将均衡发展。第三个特征是大屏幕电视竞争较大,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总之,彩电产业类型的多化不仅是该产品升级换代的典型特征,对企业来说多元化的产品意味着规避风险。对消费者来说,各种彩电产品并存意味着选购的多样性,所以都是有好处的,而以上元素正是本次白皮书所追求的,我的介绍暂时就到这里,更为详细的内容可以阅读今天出版的中国电子报《2006中国等离子电视白皮书》的专集,虽然出版时间短,但内容相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果企业需要,我们将再次引导,全面满足需求,那么再次我们携手为等离子电视的发展共同努力,谢谢!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