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 广东省信息产业厅与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在广州签署了信息化推进合作备忘录。双方宣布,将在政企互动、资源整合的原则下,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就推进广东省信息化建设开展全面合作,为提高全省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该备忘录的签署,进一步加强了政府与通信运营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将有利于形成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信息化持续发展格局,有效推动“数字广东”的建设。
根据备忘录,广东省信息产业厅与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将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推进全省七大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农村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平安广东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以及家庭信息化建设。
——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三年内实现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全部行政村通宽带互联网,推进信息化应用普及,“十一五”期间实现“家家通电话、村村通宽带、信息进村入户”目标。——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建设全省企业信息化示范平台,提供一站式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实现广东产业、产品信息与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信息互联。到2010年基于示范平台的企业信息化服务普及到60%以上的中小企业。
——电子政务建设方面,推动电子政务网络的优化升级、横向连接和纵向延伸,08年完成珠三角地区约12000个末梢网点的延伸,09年基本完成省内所有网点的联网延伸工作。联合推广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促进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平安广东建设方面,合作建设社会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及全省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今明两年建成覆盖全省重点区域治安的视频监控系统。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2006年完成全省初中的光纤连接,2007年实现全省乡镇中心小学的光纤连接,力争在2008年实现全省教育网络的畅通,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普及。——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信息公用平台,支撑文化体育、卫生医疗、社会信用等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助力打造“信用广东”。
——家庭信息化建设方面,“十一五”期间实现城镇的家庭具有宽带接入能力,城镇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0%以上,拓展“数字家庭”应用,实现从“电话进入千家万户”到“信息进入千家万户”的跨越。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双方合作的一大重点。在备忘录签署之后,双方还签订了共同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广东电信将发挥自身的综合信息服务优势,在信息化网络设施建设、接入手段、综合信息化服务产品研发及应用推广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撑,并提供技术商务服务。双方将重点开展以下三项工作:一是“村通工程”:广东电信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内实现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全部行政村通宽带互联网。二是推进信息化应用普及:共享涉农信息资源,全省开通960960电话信息服务、农业科技信息等短信息服务等;为农民量身定制“信息化应用服务”,方便农民获取和利用信息;在广东电信互联星空等平台设立专门频道,推荐引导“广东山区信息化”等农业信息网站。三是加强服务支撑和培训体系建设,提高农民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三年内建设一批信息化示范村,提供信息化应用的培训和演示,提高农民利用信息服务的水平。
据悉,双方还将陆续就其他六大领域的合作签订具体的合作协议。
此外,在当天的签署仪式上,省信息产业厅和省中小企业局还联合将“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示范平台”的牌匾授予了广东电信商务领航平台,并对其所具有的影响力和社会示范效应给予了高度肯定。
商务领航平台,是广东电信为满足中小企业客户的需求特点而推出的面向企业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将网络、通讯、软件应用、服务相结合,通过整合软硬件合作提供商和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商务通讯、网络应用、商贸信息服务、管理信息化等全系列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并提供全程客户服务体系保障。
自2004年底推出以来,该平台多次升级,功能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企业客户数量大、功能完善、信息化应用丰富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平台拥有企业黄页、网上商铺、供求信息发布撮合、商情资讯服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网络应用、管理软件等信息化应用产品19种,已形成“上下九风情一条街”、“广州工商电子黄页”、“深圳网上商城”等多个行业应用,服务的各类企业客户达7.5万户。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强有力地推动了广东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具有良好的企业影响力和社会示范效应。
省政府副秘书长林英、省信息产业厅厅长徐志彪、副厅长邹生、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德兴、副总经理赵奇禄,以及省直有关单位、地市信息化主管单位、双方合作伙伴、新闻媒体等150人出席了当天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