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电信联合承建的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项目??“3Tnet可扩展到80×40GDWDM传输系统设备工程化与试验”实用化工程在杭州成功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该项目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此前承担的多项“863”项目的相继验收,标志着我国在超高速率、超大容量和超长距离光通信研究前沿领域取得全面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Tnet可扩展到80×40GDWDM传输系统设备工程化与试验”项目是以TbpsDWDM传输系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将80×40GDWDM系统产品化。基于该系统,可以实现4000万对人同时通话,或同时传送数万路超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在验收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对80×40GDWDM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工程组网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上海-杭州间建成了国内条可扩展到80×40G DWDM光传输系统;该系统能承载实际业务,并稳定运行,在前向纠错FEC、40G精确色散管理、可扩展到80×40G DWDM的设计、工程应用、现场测试方法等方面具有创新,在40G OTU等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本系统的开通标志着我国已经具有80×40Gbit/s DWDM实用化系统的研发能力。
“40Gb/s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是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基于该系统,在单通道上可以实现50万“对”人同时打电话。该项目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为牵头,联合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西安邮电学院、电子55所一起承担了攻关任务。该项目于2006年1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验收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攻克了高速率大容量光通信的技术难题,研制成功了世界上个符合ITU-T标准的STM-256帧结构的40Gb/s SDH设备。实现了在常用G.652和G.655光纤上560公里无再生远距离传输”。
国家科技部马颂德副部长说“我很高兴看到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始终坚持市场为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从国家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思考技术创新战略,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五”期间,在863计划的带动下,经过武汉邮科院广大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在超高速、超大容量光通信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40Gb/sSDH (STM-256) 光传输系统、80×40G DWDM系统、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系统(ULH)、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使我国光通信技术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国家科技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我们就是需要有一批像武汉邮科院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努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力争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现实生产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做出新的贡献。”
信息产业部娄副部长在肯定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所取得成果的同时,对研究院的创新体系进行了高度赞扬,他说:“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已形成了一个上千人高素质研发团队、以三项自主国际标准为代表的数百项专利和专有技术、以系列通信软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能力为代表的核心技术、集三大光通信产业:光电器件和模块、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设备为一条龙的产业化创新体系,并形成以武汉中国光谷为基地的产业聚集群。保持和壮大这样一个产业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其能力和技术水平建设,在十一五起步之年显得尤为重要。”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邵宁副主任表示:“国家非常支持和鼓励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企业的技术创新,并将为完善光通信产业链,形成通信制造业和运营业的互动创造条件。”
摘自:光纤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