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主编 贺 俊
6月21日北京海淀创新大会召开,会议发布了《关于建设创新型海淀的若干意见》以及《“十一五”时期海淀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规划》、《“十一五”时期海淀区体制改革规划》、《海淀园文化创意产业行动计划》、《海淀园创新行动计划纲要》等五个文件,出台系列举措,打造创新型海淀。
大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海淀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金融配套体系,建成具有中关村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区域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2%以上?发明专利授权数超过4500项,技术市场交易额超过80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比重达20%以上,成为全国创意产业聚集、交流、辐射、消费中心。
符合区域特征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建设创新型海淀的支撑,为此,海淀区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创新的举措。设立“海淀园创新发展资金”。从2006年开始持续五年,资金总额为1.2亿元。设立创新资金专项,引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积累。继续实施《“绿色行动”纲要》,重点支持具有高成长性、高信用度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设立重大产业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发展。设立金融创新专项资金,指导中小企业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加强与银行和担保公司合作,成立担保代偿资金,为更多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建立企业上市促进资金,针对上市前景明朗的企业,提供战略性支持。建立自主创新投资资金,对于具有较强自主创新特点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战略性投资。制定权益资本投资的激励计划。设立创新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提升园区整体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
在金融服务方面,鼓励、吸引各类投融资机构聚集海淀,形成服务科技型企业的金融创新集群。建设海淀技术资本产权市场,构建综合性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海淀投融资信息平台。建设海淀高科技企业信用体系,为扩大信用融资提供支撑。区政府每年统筹安排不少于7千万元财政专项资金,设立海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基金按五年期逐年增加投入,到2010年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初步达到5亿元的规模,引导、扶持创业投资企业,促进创业投资产业发展。通过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增强孵化器投资能力,扩大天使投资,逐步培育“天使投资人”队伍。设立高科技企业贷款担保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创造条件。组织和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捆绑式集合发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发行高科技企业特种债券。建立企业改制上市动态信息库、协调解决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非上市股份公司登陆代办股份转让报价系统等举措,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组建中关村创新商会。
这次创新大会上还特别设置了“海淀创新特殊贡献人物”、“海淀创新人物”、“海淀创新品牌”奖项。已经辞世的“中关村人”陈春先?原华夏硅谷创业集团董事长?和激光照排的创始人王选先生被选为海淀创新特殊贡献人物,纪念他们在海淀创新历史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