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yueqian
13352868059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有线电视网只把IPTV当鲶鱼?

更新时间: 2006-02-23 14:07:03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1659

  IPTV业务的横空出世,让竞争对手有线电视网感到“山雨欲来”。然而,作为国内券商研究机构的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却对IPTV前景的评价非常低调。该研究所新近的一份课题报告称,
“ IPTV很难对有线数字电视构成根本竞争,更多的是一种补充。”换言之,IPTV只是鲶鱼,而不会如业界所言“狼来了”。

  申银万国研究所的报告直指IPTV的软肋。首先,存在一系列制约IPTV发展的因素。一是网络平台。目前的网络根本难以支撑IPTV大规模、高质量的运行,需要将网络由1M带宽升级到2M甚至10M以上。由于IPTV涉及网络多种运营环境,无论硬件环境还是软件环境都千差万别,不仅数字流媒体格式各异,压缩模式也各有不同,终端设备、显示设备端口等技术标准也没能统一。二是政策。目前国内惟一获得IPTV牌照的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信运营商还未取得牌照,只能采取电信运营商与上海文广合作的方式,由此带来不确定性。三是内容。国内在内容方面的管制,使IPTV的内容与有线数字电视相比并无任何优势,很难吸引习惯了看电视的用户转移到IPTV。
  
  其次,就性价比比较,有线数字电视远胜于IPTV。高清频道的IPTV需要6M带宽,100个频道即600M,这对于目前还停留在1M左右的ADSL宽带而言,意味着极高的投资成本。另外,有线数字电视与IPTV价格差明显。美国等发达市场有线电视的基本收费为30多美元/月,与宽带收费标准相差无几。可在国内,有线网收费多数为30多元/月,宽带接入消费标准远远高出这一数字。即使具有更强的互动性,IPTV的性价比恐怕也难以与有线数字电视相比。
  
  根据上述分析,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认为,IPTV更多是“鲶鱼”,对有线数字电视构成的竞争并非是全方位的。国内有线电视网络是一个高度区域分割、各自为政的市场,各地有线网满足于“小富即安”,缺乏市场意识和规模效应。IPTV的“半路杀出”,有望从体制上激发有线网络的生命力,促使有线网络加快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提高运作能力,并着手区域联合。与此同时,IPTV对有线电视网络的挑战也不是孤立的。起草报告的申银万国研究所研究员廖绪发和杨大力同时指出,卫星直播将构成有线电视网络重量级的竞争对手。国家广电总局已通过对外渠道公开表示,今明两年将分别发射“鑫诺2号”和“中星9号”两颗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并陆续进入商业阶段。国外经验表明,由于直播卫星规模效应非常明显,因此卫星直播商往往以薄利多销方式争取市场。据预测,国内卫星蝶形天线价格约1000多元,每个频道订购价格为1元/月左右。国内的卫星直播估计到2007年才开始正式运营,且初期主要面向农村和郊区用户。卫星直播对有线电视运营商的中短期压力不大,但其竞争不容小觑。
  
  无论已经挑起竞争的IPTV还是未来的卫星直播,都提醒有线电视网必须加快体制变革,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意识。申银万国研究所强调,今年将是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关键的一年,对有线网络用户构成争夺威胁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可以预期,有线网络运营商将从两方面应对。,快速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升级改造和数字机顶盒的普及,锁定用户,大力发展双向要求的宽带因特网接入和付费视频点播业务。第二,有线电视网络开展大规模的兼并、购并、重组活动,通过规模推进业务并降低运营成本,以此扩大利润空间。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