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yueqian
18529173453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评论:我国反垄断法即将实施 IT界谁挨刀

更新时间: 2008-08-01 09:24:01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446

■ 一周e谈
      我国的反垄断法8月1日起实施。在IT界,如果要问谁将是个成为被告的企业,估计大家都会将目光投向微软和英特尔。既因为这两家企业都是IT界的巨头,更因为它们都有在欧洲遭遇反垄断的威胁。
      位于IT业价值链顶端的微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反垄断的假想敌。微软“捆绑销售”和“拒绝开放源代码”的做法广遭诟病。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和利益关系,形形色色的利益团体都高举反垄断的大旗,以“开源”的名义指责微软在浏览器、办公软件等领域内的专横跋扈。
      同样,英特尔在欧洲屡遭反垄断调查。就在今年7月,英特尔发布第二季度财报的当日,欧盟即宣布对英特尔提起新的反垄断调查,扩大了对英特尔反垄断调查的范围,新增了三项指控,并继续开出可能高达41亿美元的巨额罚单。指控中包含“向欧洲零售商提供优惠策略;限制购买AMD处理器”等内容。事实上,在我们的近邻韩国,英特尔已经遭受到反垄断处罚。
      随着8月1日这个关键点的临近,对与英特尔和微软的“口诛笔伐”必然会蔓延至中国市场。
      但是,微软和英特尔是否在中国成为反垄断被告,以及是否会被判定为垄断,目前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尽管IT巨头在全球的市场策略都是类似的,但欧盟的反垄断经验,在中国市场未必适用。
      还不如换个思路来看待反垄断法———指望反垄断法能在市场竞争并不充分的中国市场上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其实并不靠谱,反垄断在中国更多应该是一种过程,就跟中国的市场经济一样年轻。
      《反垄断法》正式实施的意义更大程度上在于政府主管部门的一种表态,一种向先进和发达国家市场学习经验,并根据自身国情尝试实施的一种态度。中国的相关机构目前首先要做的,是厘清市场合理竞争和垄断之间的关系,把纠结在垄断和自由竞争中的垄断事实甄别出来。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