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yueqian
18529173453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中国蓝光正式完成产业链布局 高清时代来临

更新时间: 2008-08-14 13:16:34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381

       自年初东芝宣布放弃HD-DVD业务后,高清碟机市场就一直处于蓝光阵营“一个人战斗”的状态。下一代高清碟机技术统一,这本来应该带来市场的快速发展,但记者通过采访发现,目前高清碟机市场仍然处于“沉默状态”,没有一家国内企业真正进入。相反,中国蓝光(CBHD)却加快了发展步伐,日前,中国蓝光高清光盘产业联盟举行媒体说明会,正式宣布完成产业链布局,宣告中国蓝光高清时代来临。拥有多项自主核心技术专利的中国蓝光庞大产业链全面启动,新科、TCL、清华同方等厂商作为中国高清光盘产业联盟成员,展出了各自的中国蓝光高清激光视盘机等高清视听产品。
      专利费阴影仍在蓝光高清遭遇冷处理
      碟机企业之所以对蓝光高清冷处理,不是出于技术障碍,而是因为DVD时代屡遭专利费打压的阴影难以消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多碟机企业都表示“吃一堑长一智,我们不能再傻傻地纯粹为别人做嫁衣了。先等一等,时机成熟再说。”
      的确,在DVD时代,由于本土企业的积极参与,碟机市场曾经极度辉煌,但是拥有专利的国外企业适时挥动专利费大棒,一下子就让蓬勃发展的碟机产业遭到毁灭性打击,上千碟机企业倒闭,即使是幸存的少数企业,也是勉强度日,这个教训不可谓不重。
      谈到对高清碟机市场未来的看法,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目前不愿表态主要因为“我们与蓝光阵营方面还在商谈中,他们的专利费与我们的预期有一定差距,这也导致了至今几乎没有蓝光产品上市。”关于本土企业的蓝光碟机何时能够大批量上市,该负责人表示“现在不好说,关键要看专利费的谈判结果如何。”
      蓝光行业协会光盘协会(以下简称BD协会)负责人小?雅之表示,此前DVD专利费的收取确实存在很大问题,而蓝光专利持有者将会吸取这一教训,通过成立一个专利池来简化专利收费方式,尽管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方案,但相信相关政策很快会出台。
      据悉,目前BD协会的成员已达到近200家,中国、印度、韩国、日本的很多企业都已经获得了蓝光光盘格式及标识授权。我国包括TCL、德赛、大连华录、南京万利达、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1家企业得到了上述授权。但是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教授级工程师田玉静透露,这些企业只是购买了蓝光格式的规格书,并没有一家公司有蓝光专利授权。
      专家指出,DVD专利费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中失利的代名词。如果仅仅把国外的高清格式原样引进,必然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吸取DVD完全受制于人的教训,逐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是本土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自有技术发力中国蓝光碟机即将上市
      在东芝放弃HD-DVD之前,中国版HD-DVD曾在此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东芝放弃之后,中国版HD-DVD便开始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并在此基础上,改名为CBHD。
      中国蓝光高清光盘产业联盟、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龙法告诉记者,为了取得国际高清光盘的标准制定与市场话语权,2005年5月,清华大学国家光盘中心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共同向国际DVD论坛递交提案,建议设立专门面向中国市场的中国蓝光高清光盘新标准CBHD;2007年2月,国际DVD论坛认可了相关的中国专利和全部系列规范,CBHD格式标准正式确立;2007年9月7日,中国蓝光高清光盘产业联盟正式成立;2008年7月11日,CBHD首条母盘制作生产线在中国唱片总公司旗下的上海联合光盘有限公司建成并投产,该生产线可为碟片发行商编辑、压缩、加工15GBx2层大容量CB-HD高清节目母盘。
      中唱胜利影音有限公司总经理阎华表示:“我们的CBHD碟片将在近期面世,今年第四季度将大规模投放市场。”同时,新科、TCL、清华同方等企业也已完成CBHD碟机的批量上市准备。
      至此,CBHD的产业化布局宣告全面完成。
      据记者了解,中国蓝光的相关技术标准是围绕我国下一代光盘产业自主制定的,拥有多项自主核心技术专利,如物理格式的4-6调制、应用格式的CETC导航、AVS视频与AVS音频编解码等。“这意味着我国企业今后缴纳的专利费将大大低于DVD时代,有利于中国光盘产业持续发展。”潘龙法说。
      到目前为止,全球蓝光高清光盘的标准包括BD、CBHD两种。相比而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BHD标准,产业优势十分明显。投资一条BD生产线需要300万美金,庞大的投资和专利费对本土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而目前生产CBHD碟片,只需在原有的生产线基础上稍作改造即可,不必重新投入大量的资金。
      我国是世界光盘产业大国和消费大国,在DVD时代,我国生产了近百亿张DVD光盘,占全球产量的30%以上,全球80%以上的视盘机产自中国。同时,我国每年消耗的光盘驱动器与播放机达两三千万台,消费的DVD光盘达五六十亿张。
      正是鉴于这个原因,中国蓝光在研发初期即考虑了与DVD的兼容性。CBHD光盘容量(单层15GB/双层30GB正是鉴于这个原因,中国蓝光在研发初期即考虑了与DVD的兼容性。CBHD光盘容量(单层15GB/双层30GB)完全能满足存储一部全高清影片的要求。CBHD和DVD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兼容的物理格式,它们的生产工艺相互兼容,只要适当改造现有DVD生产设备,就可用较少投资很快地形成CBHD的产业基础。
      对手实力强劲CBHD前途尚不明朗
      虽然CBHD对生产线的要求比BD低,投资少,产品价格也要便宜很多,但其面对的竞争对手实力却非同寻常,未来前途如何仍颇具悬念。
      CBHD碟机首先面对的将是国外品牌BD蓝光播放器的价格竞争。虽然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蓝光播放器均价在5000元左右,但是在欧美市场,主流蓝光播放器的价格已经下滑到400-500美元左右,300美元的机型也层出不穷。就算CBHD碟机以低价入市,外资品牌仍具有非常宽阔的价格下调空间。
      除了播放器的价格因素,影响CBHD成败的关键还将有来自内容方的支持。当年EVD和DVD的格式大战中,EVD就是因为得不到足够多的内容商支持而终走向落寞。在CBHD和BD的较量中,来自内容商的支持仍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自从东芝退出HD-DVD之后,好莱坞内容商已经全线转投到蓝光麾下。就算CBHD以合作的方式拿下各个影片在国内的上映权,其影片推出的速度和质量能否达到或者超过BD蓝光标准,也是个未知数。
      高清碟机市场曾经一度混乱,但由于缺乏内容商的支持,如今都已走向落没。(王峰)
      来源:中国消费都报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