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攻关四年, 先后取得8项国家专利。只有56名职工的本溪金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依靠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目前,该公司已签订订单20余万台,产值超过1亿元。
光污染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开发防强光产品是新世纪人类健康安全的迫切需要。而此类产品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还是空白。2003年,金洋人看中了这一巨大的市场空间,开始研发高智能的防强光产品。
新品开发,前面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国内外尚无经验可借鉴,只能在实践中摸索。他们组建了一支由2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队伍,同时借助外力,与沈阳航空学院、中国兵器工业部214研究所、中国一汽技术中心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攻关。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几年间相继开发了、“汽车自动变光液晶玻璃风窗”、 “可伸缩的液晶遮阳板”、 “防强光照射的自动变色镜”等8项国家专利。2005年,他们根据专利技术开发生产出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变色龙汽车液晶屏,2007年又推出液晶滤光眼镜。
变色龙汽车液晶屏集光学、电学、色度学、机械物理、液晶显示技术为一体,通过光电转换,使液晶屏瞬间变色,产生独特的滤光作用,解决了汽车防强光的历史性难题。产品一上市便引起汽车等相关行业的极大关注,国内外许多经销商纷纷前来洽谈。但金洋人没有满足现状,而是不断地推进产品升级换代。
2007年,当日臻完善的第四代产品问世的时候,他们的产品已远销美国、英国、德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内50多个大中城市发展了销售代理业务。今年的订货量已达20万台,·预计年销售额达一亿余元。
金洋公司共有职5256人、,这样规模的企业是如何创造产值亿元的效益的?他们利用的是独具特色的依靠外部资源发展自己的外延式生产经营模式。金洋有三条生产装配线,其中两条是在本市的另外两家企业。他们在全国确立了液晶屏、眼镜片、线路板、电子元器件、模;具加工、,注塑等生产基地,配套企业达100多家。金洋公司掌握着核心技术,这些配套企业按照金洋的设计标准生产,成为遍布全国的零部件“生产车间”。企业负责人说,这样的模式一是提高了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二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三是不受土地、基础设施及资金的制约,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