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宏?创始人施振荣表示,Acer智能手机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推出。至此,惠普、戴尔、微软等几大IT巨头已经纷纷“跳入”智能手机蓝海。
IT巨头为何“一心二用”做手机?
近几年,由于利润逐年下滑和惨烈的市场竞争,很多IT厂商都希望拓展新业务来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全球移动市场的快速发展,也让这些巨头们看到了新机遇,于是纷纷筹划起自己的智能手机战略。
据悉,惠普已于去年年底推出iPAQ的WindowsMobil智能手机,戴尔也在近期表示已有进军智能手机市场的准备,而微软则在前期表示正在进行代号为“PhonePlus”的手机研发项目,并很可能进军中国农村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移动通信的趋势日益明显,而手机必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终端中的主力,同时智能手机的高利润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都仍将保持,因此包括戴尔、惠普在内PC厂商和微软、谷歌等软件专家都开始了它们的智能手机之旅。
北京邮电大学的刘教授指出,对于传统的PC厂商来说,他们拥有成熟的产品开发生产能力,因此硬件方面即相当于没有门槛,而软件则可以直接套用PC模式。对于软件制造商来说,它们在软件和技术开发方面则具有优势。
另外,互联网日趋融合,IT厂商从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扩展,在这一过程中,手机无疑是其比较好的对接工具。
刘教授认为,这些传统IT企业的另一个优势也很明显。他表示:“他们已经在品牌和服务方面形成自己的声誉,即可借助这种良好的品牌影响力,迅速将其手机产品打入市场。
进军国内市场 前景不一定美好
当然,无论做PC,还是做手机,中国庞大的市场永远都不会让人忽视。
据CNNIC近期的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6亿。而其中有过手机接入互联网行为的用户数量为7305万人,占全国2.53亿网民的28.9%。因此,中国移动市场的诱惑力,对任何一家做手机的企业来说都是不无期待的。
但是,目前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又颇为激烈和残酷。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继续在国内手机市场上驰骋、争霸,另外还有iPhone在一旁虎视眈眈,夏新、联想等国产品牌也仍在谋求生路。更有年销量愈1.5亿的山寨机让上述这些“”都略显尴尬。
由此可见,国内手机市场的鏖战已经十分激烈,所以未来这些传统IT品牌的智能手机进入国内,市场情况还很难预料。
艾瑞咨询分析师张燕玲认为,这些传统互联网领域的强者在进入国内手机市场时,一定要准确锁定目标定位,或做高端,或者就做低端。
在这方面,微软在中国的“农村手机”战略似乎很讨巧。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日前解释这种目标市场选择,他表示:“中国三级以下的城市和乡镇,还有众多的打工者,他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不比我们少。”因此,微软想打造一款功能如电脑般的廉价手机,主打农村和其他低端消费者市场。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美好,但实施起来也许并不容易。山寨机之所以能“把持”一定的市场的份额,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它的廉价和功能贴合低端用户需求:不讲求品牌,不考虑长期使用质量。只想花尽可能少的钱,购买一些初级功能的手机。
某山寨机用户告诉比特网(ChinaByte)记者:“我和附近的一些家人、朋友,我们买手机就选扩音器声音大,手机外观看着大器的那种,上网因为挺贵的所以基本不用,一般情况下我们也不太考虑品牌。”
所以,一向都很贴合乡镇市场的山寨机,它们对低端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更新速度、以及复制能力是很多大品牌都远远不及的,它们在国内手机市场的非主流文化也绝不可小觑。
业内人士提出,这些传统IT企业倘若果真进行主攻低端市场,它们的自主研发能力、大规模物流采购能力以及渠道建设能力都受到极大的考验,因为这些因素将影响其成本的高低,也就是低价策略能否会顺利实施。
而如果选择高端受众,则更是必须在外观、功能和渠道上煞费一番苦心。
对此,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国内手机市场高低端两面夹击,中端产品性价比无吸引力的情况下,建议这些传统IT厂商先着手提升其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影响,随后再寻求差异化产品,从而在竞争中保持稳定的利润率。
IT巨头“跳入”手机蓝海 能否再获第二春?
更新时间: 2008-09-12 09:58:54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