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yueqian
13352868059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学习印度软件业要有硬措施

更新时间: 2006-02-22 09:22:25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1763

  2月14日,由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带队的一个考察团出发了,他们将赴印度参加在班加罗尔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印度软件产业高峰会”。这个考察团共有40多名成员,他们是来自国家发改委、北京市发改委、科委、北京中关村软件园、软件促进中心等部门的官员和用友等15家软件外包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这显然不是一次漫无目的的“游学”,据悉,这次由政府出面组织国内软件外包企业深入印度软件外包业腹地,是为发改委2006年4月组织国内软件外包企业赴美招商做准备。政府出面组织相关部门、软件园区、软件企业到印度学习考察,进一步传达出中国软件当学印度好榜样的明确指向,同时也彰显了我国政府对于发展中国软件业已不再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进入到了采取实质性措施的行动层面。

  印度软件业迅速崛起并成为一个软件生产强国,的确值得中国软件业学习。1990年印度软件产值为5000万美元,到2004年印度的软件出口值已达120亿美元。印度软件业占据世界软件市场16.7%以上的份额。难怪,微软的比尔?盖茨访印时惊呼:“21世纪的软件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欧洲,而可能是印度。”而中国软件业相比印度而言尚存较大差距,有数据显示,我国软件企业平均利润率是5%,而邻国印度则是27%;中国的软件企业数量超过10000家,前十大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却不到40%,印度前十名的软件企业的市值则超过了中国前100家软件企业市值的总和,相比印度企业软件每年40%左右的增长率,中国的软件企业差距巨大。面对中印软件业相当大的差距,我们不禁要问:印度软件业凭什么发展能够如此快速发展呢?探索其背后的奥秘,笔者不排除印度丰富的人才储备优势、正确的产业定位等因素,但以为导致印度软件业发展为重要的因素还是政府的鼎力支持。中国软件业学习印度,关键的是政府部门要学习印度政府为软件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这次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主动到印度学习虽然释放出一个良好的信号,但是如何真正做到助推软件业快速发展,缩小差距,还需要采取过硬的措施强力保障。借鉴印度软件业发展主要经验,结合中国软件业发展实际,笔者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下硬功夫:

  一是政策引导。1991年印度政府发布文件,大力扶持软件行业,实施零税率,在银行贷款上也给予“优先权”,引发了印度软件行业的一场革命。1998年7月,印度决定由政府支持,为金融风险资本设立10亿卢比的基金,由“小型企业发展银行”管理。同时规定,银行优先贷款给新创立的高科技风险公司,尤其是小型企业。这些政策刺激了印度软件业的兴起和发展。为鼓励出口,印度政府还制定了允许出口商自主选择纳税方式、凡软件产品出口的企业免交所得税等各项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刺激了企业出口的积极性。我国要改变软件业不硬、出口疲软的现状,完全可以像印度一样设立软件发展基金,给予软件业以特别的支持,同时修改完善既有的软件产业支持政策,并加大部门间的政策协调,真正使扶持政策落到实处,此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打击软件盗版来扩大市场需求。

  二是科学规划。印度政府制订的软件技术园区计划成为印度软件腾飞的助燃剂。1990年印度电子工业部宣布了首批3个软件科技园区(STP):班加罗尔、布巴内斯凡尔和浦那,1998年又宣布了25个软件科技园区。在1984、1986年相继颁布的园区优惠政策导引下,以软件科技园区为主的软件企业得到很大发展,软件制造商收益不浅。我国有不少高科技园区,其中的软件产业基地有11个,这里面不乏名副其实是以软件产业为主的产业基地,但良莠不齐的问题依然存在,不排除有打着软件产业的旗帜享受软件产业政策优惠这类虚假的软件产业园区。更重要的是各个软件园区之间,因为地方利益的存在,竟相出台各自的优惠政策,导致软件园区发展招商资盲目的现象。因此,从政府层面来看,需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科学规划软件园区的布局和全面统一制订优惠政策。

  三是信息化推动。1998年印度政府发布了的《2008年信息技术发展计划》,该计划不仅明确了实现“软件超级大国”的目标,而且也提出了推进信息化的诸多措施,如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完善电子商务和相关法律,并建议将政府预算的1~3%用于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政府的信息化。IT发展计划无疑为印度软件业发展提供了变革的动力。我国近年来,对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在“十一五”规划期间,信息化的推进仍是重点。在近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再以把推进信息化、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业列为重点。然而,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要把增加国产软件需求、提升国产软件层次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以国产软件为基础的信息化。只有这样,才能行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的巨大推力下促进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否则推动的只是国外软件业的发展。

  四是培养人才。印度政府深知发展软件产业人才的重要性,多年来,始终把人才的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除印度工艺技术学院等6所为国家培养科技精英的理工大学外,还有近2000家科研院所从事计算机人才培训。此外,印度政府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培养人才。“走出去”,即是组织技术人员到软件发达国家工作1~3年,“请进来”就是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到本企业任职。我国也应效仿印度的作法,重新设计高等学校软件课程,加大软件应用人才的培养,在政府的资助下,定期选派软件研究和应用人才到软件发达的国家学习,同时大力引进国外知外IT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同时,还要以优良的环境、适当的待遇留住国内软件人才、吸引国外软件人才。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