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6月18日消息,大连市市长夏德仁17日22时在接受包括新浪科技在内的中外媒体专访时总结了大连产业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准确定位瞄准外包、培养和引进软件人才、官助民办的发展模式。
第六届大连软交会今日开幕,新浪科技为软交会的网络战略合作伙伴。
在第六届大连软交会的开幕前一日(17日)晚间,大连市长夏德仁在市政府办公室接受了包括新浪科技在内的中外媒体专访。在回答新浪科技提出的“大连发展软件产业有哪些经验可以和其他兄弟城市分享”的问题时,夏德仁表示,大连在发展软件产业的10年过程中总结了三条经验,即准确定位瞄准外包、培养和引进软件人才、官助民办的发展模式。
在准确定位方面,夏德仁解释说,大连在发展软件时给自己了一个实事求是的定位,如果定位在软件开发上,不仅比不过欧美国家,就连北京、上海也不如,选择了软件及服务外包这一领域,“用给别人打工的方式来发展大连的软件产业,直接走国际化”。
在培养和引进软件人才方面,夏德仁感慨说,外包公司的主要竞争力表现在人才上,大连在软件人才的培养及引进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人才是大连软件产业今后发展的障碍。大连在培养软件人才方面的经验包括,要求大连22所高校全部开办与软件及服务外包相关的专业,新建6所专门的软件学院;在人才引进方面,每年有1万多名海内外人才被引进到大连。
夏德仁说,大连在发展软件产业时首创了“官助民办”的模式。“官助”就是政府在产业规划、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推进方面全力以赴,民办就是软件基地的开发、招商引资、商务配套、对软件企业的专业化的管理,都是有一个独立的公司,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来进行操作,“这有利于调动企业和政府的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体现了政府的前瞻性政策导向,同时也对政府在操作环节中低效率现象予以避免,让企业走在前面开发,效果很好”。
1998年开始起步的大连软件业获得了飞速发展,近几年,大连软件销售收入和出口额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保持在45%和50%以上,成为全国软件产业增速快的城市之一。报告显示,大连在全国软件出口中排名仅次于深圳与上海,位列第三位,对日本出口排在第二位。2007年大连软件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预计08年突破3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