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用户买单碰壁的情况下,无线城市将更多承载市政、公共安全等行业应用。
记者不久前去香港对其无线城市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在香港国际机场,记者打开笔记本电脑后,系统便迅速搜索到免费Wi-Fi信号,连接网络后速度基本稳定保持1Mbps。在香港机场快线、电讯盈科(PCCW)电话亭、星巴克、7- Eleven、肯德基、大型购物中心等众多公共场所,记者均看到PCCW的Wi-Fi热点标志。PCCW附属公司翠锋有限公司助理顾问何凯僖告诉记者,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PCCW的Wi-Fi热点数目以跃升10倍,2008年已逾4000个。值得注意的是,PCCW将HSDPA+3G+Wi-Fi捆绑推出“网上行Everywhere”业务,使用户可以“全天候在香港任何角落实现高速上网”。
盈利模式因“地”制宜
从南方回到北方,奥运期间的“北京无线城市”免费上网计划也备受关注。目前在二、三环,各大奥运场馆等100平方公里范围内,用户通过支持Wi-Fi的笔记本电脑、PDA等电子产品均可实现免费上网。但据记者了解,很多用户反应信号稳定度不高,尤其在移动状态下几乎无法连接网络。中电华通首席科学家兼执行董事谢麟振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这是由于一期网络正处于试运行阶段,目前正在紧张地展开网络优化工作。
奥运会后,北京无线城市将全面启动商业运营。目前暂定四种收费标准可供用户选择:20元1天无限上网卡,60元5天无限上网卡,80元无限包月卡和按时收费0.12元/分钟。此前南京无线宽带上网业务在推广期的资费标准是0.05元/分钟。而据记者了解的香港PCCWWi-Fi收费为20港元1天无限上网和158港元包月(均以VISA卡支付)。其资费与城市平均消费水平密切相关。
然而要将原本免费的无线城市推向商业化运作,问题不止于资费标准。从国际运营Wi-Fi经验看,免费正成为趋势,这与提供Wi-Fi服务的地点有关。针对经常旅行的用户,Wi-Fi特别关注机场、车站等热点部署,候机或等车的消费者处于匆忙状态,对于他们来说,信用卡获得授权时间过长,此外在不同机场、车站转换时使用也十分不便。因此此类地点一般免费。
但并不是所有的服务都将免费,有调查显示:位于酒店、咖啡厅等地的用户对带宽的要求较高,将乐于支付可以接受的无线上网费用。此时,运营商可通过提供内容下载等增值服务提高收益。然而有专家指出,大部分使用无线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只是为了满足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等简单应用,而只有在内容服务商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接入服务从而获得其认可的基础上,诸如Skype的VoIP电话、YouTube上传视频、各种P2P的音乐和视频下载服务和应用程序等才能得以展开。
无线城市走出“免费”漩涡
更新时间: 2008-08-06 13:15:31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