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yueqian
13424082685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时代已经到来

更新时间: 2008-07-15 14:23:15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868

  中国惠普信息产品集团副总裁兼总经理 张永利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贷款支持。一些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更加关注中小企业发展。

  以上种种,无不表明着一个事实——— 中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那么,对于中国中小企业而言,又该如何顺应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潮流?

  两化融合降低经营成本
  
  以前,我国中小企业常常把技术发展与应用发展割裂开来,把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割裂开来,导致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张皮”。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信息产业部、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单位在3月初联合发布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2007)》,表明52.3%的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但是核心业务应用低于10%。中小企业网站以信息发布为主,已经应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中小企业仅为4.8%,且只有9%的中小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

  这一现实提醒我们,中小企业固然充满活力,但同时也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落后、资金人才缺乏等不足。面对业务和管理方面的挑战,他们在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信息化建设有着千差万别的需求,但缺乏相应的信息化策略和实施力量。

  例如成立于1999年的北京高新丰华公司是一家医药流通企业,专注于药品的配送与推广。在近两年业务发展迅猛的同时,高新丰华发现一线销售人员如果无法及时掌握医院药品需求和总部库存的实时信息,往往影响销售业绩。在惠普“全程助力”计划的协助下,高新丰华给每位销售人员配置了一台重量不到1.5公斤的惠普2400笔记本电脑,再配备一个CDMA(码分多址)无线上网卡,销售人员可以在能够上网的地方了解到某天某一批药品的流向、批号和留存情况,从而便于随时掌握进销存信息。

  由于掌握了医院的用药规律,并且能及时掌握医院药品需求和总部库存等同步信息,就可以实现分批次少量进货。例如从过去的1次进100件改为1次进10件。显而易见,这种管理模式将显著提高公司资金的流动性,缓解资金压力。

  同时,高新丰华的管理者还意外地发现,企业经营成本也降低了。以前,销售人员的电话费是没有报销上限的,而实施移动办公后,每个销售人员每月只需数百元的无线上网费,节省了相当数额的管理成本。

  另一个例子来自于甘肃某碳素厂。该公司有1万多名在职职工,下辖四个分厂。在信息化之前,该公司的各个分厂车间都是通过手工填表进行核算,管理层无法从数据上看到车间的实际运行情况,也无法统计成本。但在惠普的合作伙伴甘肃一诺科技的全程助力下,通过 ERP软件把车间的所有生产数据进行汇总,管理者就可以及时了解各种原材料的使用情况,提高了生产透明度,降低了成本。

  两化融合优化资源利用

  两化融合改变了中小企业的生产方式,但这并不足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一部分信息化走在前面的中小企业面对的是如何化使用企业资源的问题。例如,温州瑞新集团董事长秘书陆友爱就认为:“我们公司现在每年的成长速度是131%。如果公司的扩张速度每年不超过10%,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考虑上ERP,因为这套系统能用5年到10年。但如果不到两年就需要更换,很多企业就无法承受。”陆友爱的观点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系统可拓展性和对IT投资保护的疑虑。

  这实际上涉及中小企业在多个业务生命周期都普遍关心的问题,也让我们看到了分析比较中小企业在各个业务阶段的需求、从业务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合理性。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案例,广东威创(VTRON)一直是数字显示领域的领导厂商,连续多年占据中国市场首位。由于是高新技术企业,VTRON公司的IT系统建设较早,规模也相当大,仅硬件就包括700台台式机,200台笔记本电脑及50台服务器,内部流程管理、供应链优化已有信息化基础。

  VTRON的问题是,当初由于性能价格比的考虑,采购的700余台台式机都是采用了组装机,但频繁的IT故障使他们在IT设备的运营维护方面牵扯了太多的精力。尽管VTRON也将IT设备的运营维护部分外包给了第三方,但额外增加的成本也令管理层不满。在选择采用惠普“全程助力”计划的协助之后,这家公司从去年开始换用惠普台式机,同时在生产流水线上的测试部分安装惠普瘦客户机,而在需要高清分辨率的研发部门则采用显示设备。通过厘清部门需求,实施精细化的 IT系统部署后,VTRON实现了在保证业务需求的前提下降低IT的运营维护成本,以及灵活的可扩展性,优化了企业资源利用率。

  两化融合缓解长尾矛盾

  长尾理论有两个基本维度:即规模(竖轴)与品种(横轴)。工业化代表着大规模生产但品种缺乏的规模经济,而信息化则代表着小规模生产但品种差异化定制的范围经济。在两化融合之前,这二者的矛盾十分尖锐。相对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行业分布广,他们的客户需求复杂,通用方案并不能很好地适合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形成了需求与供给错位。

  消弭规模化与定制化多品种的矛盾也成为各大IT厂商面临的挑战。毋庸讳言,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我们也看到诸如惠普这样的厂商在分规模分阶段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针对相对的大型企业(500-1000人),惠普针对垂直行业提供定制解决方案,包括证券、酒店、金融、制造、物流等,小于50人的微型企业可能就以打包解决方案为主了。

  总体来说,尽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道路上还充满挑战,但几大部委在“通知”中的目标也是明确的:到2012年,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发布和获取信息的比例超过90%,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40%,利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超过30%。这需要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协力,像惠普“全程助力”计划从中小企业整个业务生命周期的角度入手,涵盖了中小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粗放规模到精确定制过程中完整的IT需求,从而为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道路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免费预约试听课